春季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流行性结膜炎)
春季性结膜炎是怎么回事?
春季性结膜炎的病因
春季性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VK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双侧过敏性眼表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因主要与过敏反应相关。
1. 过敏原暴露
主要病因:暴露于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这些过敏原触发免疫系统产生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季节性加重,常见于春季和夏季,与花粉等过敏原浓度升高有关。
长期或反复暴露可导致慢性炎症和症状持续。
2. 遗传因素
有家族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个体患病风险更高,表明遗传易感性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免疫应答和炎症通路。
3. 免疫系统异常
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过度活跃,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在结膜聚集,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结膜充血、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4.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紫外线暴露、干燥气候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重症状或触发发作。
生活在高过敏原地区的个体发病率较高。
5. 其他诱发因素
眼部摩擦或刺激(如揉眼)可加剧炎症。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作为触发因素。
心理压力或疲劳可能影响免疫状态,导致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