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脱位)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怎样治疗?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或Rolando骨折)是手部常见的损伤,治疗目标是恢复关节稳定性和功能,避免长期并发症如关节炎。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和患者情况,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骨折)
1. 手法复位
方法: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牵引和对抗牵引手法复位骨折脱位。
注意:复位后需X线确认位置,确保关节面平整。
2. 外固定
石膏或夹板固定:使用拇指人字形石膏或夹板固定4-6周,保持拇指在外展位。
定期复查:每周复查X线,监测骨折愈合和位置稳定性。
3. 康复训练
早期活动: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非固定关节的轻微活动,防止僵硬。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拇指功能锻炼,如抓握、对指训练,必要时物理治疗。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移位明显、不稳定骨折或保守治疗失败)
1. 内固定术
克氏针固定:经皮穿针固定骨折块,简单有效,但可能需额外外固定。
螺钉或钢板固定:用于复杂骨折(如Rolando骨折),提供更稳定的内固定,促进早期活动。
手术入路:通常采用背侧或掌侧切口,在直视下复位和固定。
2. 外固定架
应用: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通过外部支架维持骨折位置。
优点: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减少僵硬风险。
3. 术后管理
固定和康复:术后可能需短期石膏固定,随后开始渐进性康复训练。
并发症预防:监测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并定期X线评估愈合情况。
三、并发症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包括关节炎、僵硬、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预防措施:早期正确复位、适当固定和积极康复是关键。
四、随访与预后
随访计划:术后或保守治疗后,定期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通常持续3-6个月。
预后:大多数患者通过适当治疗可获得良好功能恢复,但严重病例可能残留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