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一种急性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脑脊液分析。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前驱症状
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 感染史(如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
2. 主要症状
进行性肌无力:通常从下肢开始,向上发展,可累及呼吸肌。
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但客观感觉障碍较轻。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
1. 神经传导速度(N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传导阻滞或 波形离散。
2. 肌电图(EMG)
可显示 神经源性损害。
三、脑脊液分析
1. 蛋白-细胞分离
脑脊液蛋白升高,而 细胞数正常(典型表现,但可能在发病第一周不明显)。
四、鉴别诊断
脊髓炎:表现为截瘫,有感觉平面。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多发性神经病:病程较长,无蛋白-细胞分离。
五、诊断标准
进行性肌无力(通常对称性,从下肢开始)。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如IVIG或血浆置换)可改善预后。
🔹 呼吸肌麻痹 是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呼吸功能。
🔹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恢复期可能较长。
建议:出现进行性肌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