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参考内科学)
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病因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导致未成熟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21三体)患者白血病发病率显著增高。
家族遗传倾向: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2. 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暴露
苯及其衍生物:长期接触苯(如石油化工、制鞋业工人)可显著增加白血病风险。
化疗药物:某些化疗药物(如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可能导致继发性白血病。
(2)电离辐射
高剂量辐射:如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放射治疗患者白血病发病率增高。
低剂量长期暴露:如某些职业暴露(X射线工作者)。
3. 病毒感染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密切相关。
Epstein-Barr病毒(EBV):可能与某些B细胞白血病相关。
4.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缺陷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白血病风险增加。
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因长期免疫抑制治疗而增加风险。
5. 其他因素
吸烟: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增加白血病风险。
肥胖:肥胖可能通过慢性炎症状态促进白血病发生。
年龄:某些类型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更常见,而急性髓系白血病多见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