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参考内科学)
急性白血病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及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贫血相关症状:乏力、苍白、心悸。
出血倾向: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
感染发热: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发生感染。
器官浸润: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痛。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通常降低。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
2.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骨髓中原始细胞≥20%是诊断的主要标准。
骨髓活检: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和纤维化。
3. 免疫分型
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
4.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检测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用于分型和预后评估。
三、诊断标准
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20%。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淋巴细胞≥20%。
四、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但骨髓中无原始细胞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中原始细胞<20%。
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骨髓浸润。
五、治疗原则
诱导化疗:目标是达到完全缓解。
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高危或复发患者。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骨髓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 个体化治疗根据分型和危险度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