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的骨骼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长骨的干骺端。症状通常在感染后迅速出现,包括:
1. 全身症状
发热:高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可能伴有寒战。
全身不适:疲劳、乏力、食欲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
2. 局部症状
剧烈疼痛:感染部位(如股骨、胫骨)出现持续性、搏动性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不缓解。
肿胀和发红: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功能障碍:患肢活动受限,儿童可能拒绝行走或使用患肢。
3. 并发症相关症状
脓肿形成: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形成骨膜下脓肿,导致症状加剧。
全身性感染迹象: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
注意
早期诊断关键:症状出现后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骨髓炎、骨骼畸形或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高)、影像学检查(X线、MRI或骨扫描)和细菌培养。
建议:高危人群如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或近期有创伤/手术史者,应警惕此类症状,及时接受抗生素治疗和可能的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