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的病因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是由于晶状体位置异常,导致房水流出受阻或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其主要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
1. 先天性因素
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同型半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Weill-Marchesani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导致晶状体悬韧带薄弱或异常,易发生脱位。
发育异常:先天性晶状体悬韧带发育不全或缺失,使晶状体不稳定,容易脱入前房或玻璃体腔,阻塞房角。
2. 后天性因素
(1)外伤
眼部钝挫伤或穿透伤:外力冲击可导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引起晶状体部分或完全脱位,脱位的晶状体可能直接阻塞房水流出通道,或引发炎症反应增加房水分泌。
(2)眼部手术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或其他内眼手术:手术中操作不当或术后并发症可能导致晶状体囊袋或悬韧带损伤,引起晶状体脱位。
(3)眼内疾病
高度近视或眼内肿瘤:这些疾病可能改变眼内结构,削弱悬韧带,增加脱位风险。
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慢性炎症可导致悬韧带溶解或纤维化,引发脱位。
(4)系统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能影响眼部组织,包括悬韧带功能。
年龄相关变化:老年人悬韧带可能自然退化,增加自发性脱位的风险。
3. 病理机制
房角阻塞:脱位的晶状体可直接堵塞前房角,阻碍房水流出。
瞳孔阻滞:晶状体脱位可能导致虹膜前移,引起瞳孔阻滞,进一步升高眼压。
炎症反应:脱位可能触发眼内炎症,增加房水分泌或导致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