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鞍综合征(鞍隔缺损、鞍内蛛网膜囊肿、鞍内蛛网膜憩室)
空鞍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空鞍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空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 ESS)是指蝶鞍内垂体组织被脑脊液取代,导致垂体受压变扁的一种病症。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空鞍综合征
原发性空鞍综合征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先天性鞍膈缺陷:鞍膈(蝶鞍的顶部)发育不全或缺失,使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容易进入蝶鞍。
颅内压增高:长期颅内压增高(如肥胖、高血压)可能促使脑脊液进入蝶鞍。
女性激素影响:多见于多产、肥胖的中年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2. 继发性空鞍综合征
继发性空鞍综合征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垂体手术或放疗后:手术或放疗可能导致垂体组织萎缩,被脑脊液取代。
垂体肿瘤自发性坏死:如垂体腺瘤自发性出血或坏死(垂体卒中)后,垂体组织被吸收。
感染或炎症:如垂体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可能导致垂体组织破坏。
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垂体损伤,进而形成空鞍。
3. 其他因素
特发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瘤):可能与空鞍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某些药物:如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影响垂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