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怎样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促进黏膜愈合和维持缓解,防止并发症。
一、药物治疗
1. 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胺吡啶(SASP):适用于轻中度UC,需注意副作用如恶心、头痛等。
5-氨基水杨酸(5-ASA):如美沙拉嗪,副作用较少,适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2.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用于中重度UC急性发作,不推荐长期使用。
布地奈德:局部作用强,全身副作用少,适用于轻中度左半结肠炎。
3. 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6-MP):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者,需监测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环孢素、他克莫司:用于重症UC抢救治疗,短期使用。
4. 生物制剂
抗TNF-α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用于中重度UC,尤其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者。
抗整合素制剂(如维多珠单抗):适用于中重度UC,副作用较少。
二、手术治疗
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癌变)者。
回肠造口术:临时性或永久性,根据病情选择。
三、营养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急性期需减少肠道负担。
肠内或肠外营养:重症患者或营养不良者需营养支持。
四、其他治疗
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但证据有限。
中医中药:部分中药可能辅助缓解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定期随访
定期结肠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和癌变风险。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炎症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