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参考内科学)
慢性腹泻如何鉴别诊断?
慢性腹泻的诊断方法
慢性腹泻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内镜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症状询问
腹泻持续时间(超过4周定义为慢性腹泻)
大便性状(水样、脂肪泻、黏液血便等)
伴随症状(腹痛、体重下降、发热等)
2. 相关病史
用药史(如抗生素、泻药等)
饮食史(如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等)
旅行史(如寄生虫感染)
家族史(如炎症性肠病)
二、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等)
营养状态(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
2. 腹部检查
腹部压痛(如炎症性肠病)
腹部肿块(如肿瘤)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贫血、白细胞计数等)
电解质(低钾、低钠等)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血沉)
甲状腺功能(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2. 粪便检查
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等)
培养(细菌、寄生虫等)
隐血试验
四、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评估肝胆胰脾等器官
2. CT/MRI
评估肠道及周围结构
五、内镜检查
1. 结肠镜检查
直接观察结肠黏膜,取活检
2. 胃镜检查
评估上消化道病变
六、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初步实验室和粪便检查
必要时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确诊
关键点
🔹 慢性腹泻病因复杂,需全面评估。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 内镜检查 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建议:长期腹泻患者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