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心痛))
缺血性心肌病如何鉴别诊断?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方法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冠心病病史
心肌梗死病史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吸烟
2. 常见症状
胸痛(心绞痛)
呼吸困难
乏力
心悸
二、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
1. 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CK)、CK-MB:心肌损伤时升高。
肌钙蛋白(TnI/TnT):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2. 其他检查
血脂、血糖: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
肾功能:评估肾脏功能。
三、心电图(ECG)
1. 静息心电图
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缺血或损伤。
T波倒置:心肌缺血。
病理性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
2. 动态心电图(Holter)
监测 无症状心肌缺血 或 心律失常。
四、影像学检查
1. 超声心动图(Echo)
评估 心室功能、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功能。
2.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PET)
检测 心肌缺血或梗死。
3.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
评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五、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疑似 冠心病 或 心肌缺血。
评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决定是否需 介入治疗(PCI) 或 搭桥手术(CABG)。
2. 造影结果评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病变部位(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六、诊断流程总结
高危人群筛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冠状动脉CTA)。
确诊(冠状动脉造影)。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改善预后。
🔹 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的金标准。
🔹 综合评估 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建议:冠心病高危人群应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