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绒毛膜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绒毛膜癌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绒毛膜癌(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常见于妊娠后,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实验室检查
血清hCG检测
核心指标:定量检测β-hCG水平,用于诊断、监测疗效和复发
特点:hCG水平异常升高,与肿瘤负荷相关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血常规:评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肝功能、肾功能:监测化疗相关毒性
其他肿瘤标志物
可选:CA125、CEA等,辅助评估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评估子宫、附件病变,检测血流信号
CT扫描
胸腹部CT:评估肺、肝、脑等远处转移
MRI
盆腔MRI:详细评估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PET-CT
用于分期和检测隐匿性转移,评估代谢活性
三、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
金标准:通过刮宫或手术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
特征:可见滋养细胞增生、出血、坏死,无绒毛结构
四、其他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疑似脑转移时,检测hCG水平
心电图和心功能评估
化疗前评估心脏功能,预防毒性
五、检查注意事项
时机选择
hCG检测:治疗前后定期监测
影像学检查:根据症状和hCG变化安排
准备事项
空腹:部分血液检查需空腹
避免妊娠:检查前确认无妊娠,以防干扰
随访建议
治疗后:hCG监测至少1年,定期影像学复查
高危患者:加强随访频率
重点提示:绒癌对化疗高度敏感,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hCG是核心监测指标。
临床价值:
hCG水平指导治疗决策
影像学帮助分期和评估转移
病理学确诊肿瘤类型
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