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参考内科学)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怎样治疗?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抗凝治疗是核心措施,同时需密切监测。
一、抗凝治疗
1. 低分子肝素(LMWH)
首选药物: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
剂量调整:根据体重调整,通常每日1-2次皮下注射。
监测:一般无需常规监测抗Xa因子活性,除非有特殊情况(如肾功能不全)。
2. 普通肝素(UFH)
适用情况:肾功能不全或临近分娩时(因半衰期短,易于调控)。
监测:需监测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 华法林
限制使用:可通过胎盘,有致畸风险,妊娠早期禁用,妊娠中晚期慎用。
适用情况:机械心脏瓣膜等特殊情况,需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二、分娩期管理
计划分娩:建议在抗凝治疗暂停期间进行,以减少出血风险。
LMWH停药时间: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前24小时停药。
UFH停药时间:分娩前4-6小时停药。
产后抗凝:分娩后4-6小时(无出血情况下)可恢复抗凝治疗。
三、其他治疗
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物理措施。
水化:保持充足水分,避免血液浓缩。
活动:鼓励适量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四、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评估血栓变化。
产后随访:产后6周复查,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抗凝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