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孔综合征(四边孔综合症)
四边孔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四边孔综合征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四边孔综合征(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 QSS)是由于四边孔内结构受压导致的神经血管症状,常见于肩部外伤或过度使用。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体格检查
必查指标:肩部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评估
辅助指标:四边孔区域压痛测试(位于肩胛骨后外侧)
特殊测试:Wright's test(过度外展测试)和 Roos test(评估神经血管受压)
神经功能评估
感觉检查:评估腋神经分布区域(肩部外侧皮肤)的感觉异常
运动功能:检查三角肌和小圆肌的肌力(腋神经支配)
反射测试:肩部反射评估
血管评估
脉搏检查:评估腋动脉和旋肱后动脉的血流
Allen's test:检查侧支循环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首选)
目的:排除骨性异常,如骨折或骨赘
特征表现:肩部正位和腋位视图,观察四边孔区域
超声检查
灵敏度:可动态评估四边孔内神经血管结构
特征表现:显示腋神经或旋肱后动脉受压迹象
MRI检查
金标准:提供软组织细节,识别纤维带、肿块或炎症
精准评估:轴位和冠状位图像,观察四边孔内容物
CT血管造影
目的:评估血管受压或狭窄
特征:三维重建显示四边孔区域的血管走行
三、进阶检查
神经传导研究(NCS)和肌电图(EMG)
NCS:评估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延迟或阻滞
EMG:检查三角肌和小圆肌的 electrical activity,识别 denervation
血管多普勒超声
目的:量化血流速度,检测动脉受压
特征:在肩部不同位置测量血流变化
诊断性神经阻滞
适应证:疑似神经受压病例
方法:局部麻醉注射到四边孔区域,观察症状缓解
四、检查注意事项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肩部外伤、重复活动史
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和特点(如疼痛、麻木、无力)
检查前准备:
避免肩部剧烈活动 before 检查
告知医生所有用药史,特别是抗凝药物
随访建议:
轻度病例:保守治疗(物理 therapy)后 4-6 周复查
严重或持续症状:考虑 surgical 干预,术后定期随访
重点提示:对于运动员或重复 overhead 活动者,建议加做:
动态超声评估
功能性的肩部测试
临床价值:
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可诊断大多数病例
MRI 是确认软组织异常的最佳方法
NCS/EMG 有助于区分神经源性原因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如骨科或神经科)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