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内瘘(参考外科学)
十二指肠内瘘怎样治疗?
十二指肠内瘘的治疗方法
十二指肠内瘘的治疗需根据瘘的类型、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综合决定。治疗目标是关闭瘘道、恢复肠道连续性、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
一、非手术治疗
1. 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PN):在瘘口较大或肠道功能未恢复时使用,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肠内营养(EN):通过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适用于肠道功能部分恢复的患者。
2. 控制感染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引流:对于合并脓肿的患者,需进行经皮或手术引流。
3. 减少消化液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减少消化液分泌,促进瘘口愈合。
二、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存在复杂瘘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症
高流量瘘:每日引流量>500ml。
复杂瘘:合并脓肿、肠梗阻或腹腔感染。
非手术治疗无效:持续3-6个月无愈合迹象。
2. 手术方式
瘘管切除+肠吻合术:适用于局部炎症控制良好的患者。
肠造瘘术:对于严重感染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先行肠造瘘,二期再行肠吻合。
生物补片修补:用于某些特殊部位的瘘。
三、术后管理
继续营养支持:直至肠道功能完全恢复。
监测感染:定期检查血常规、炎症指标。
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食。
四、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痊愈。
复杂瘘或合并症多:预后较差,可能需要多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