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关节石病,尿酸盐贮积病,足痛风,历节风)
痛风如何鉴别诊断?
痛风的诊断方法
痛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急性关节炎: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
痛风石:皮下结节,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
慢性关节炎:长期未治疗导致关节畸形。
2. 诱发因素
高嘌呤饮食(如海鲜、红肉)。
饮酒(尤其是啤酒)。
创伤或手术。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尿酸检测
血尿酸水平升高(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注意:部分痛风发作时血尿酸可能正常。
2. 关节液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见尿酸钠结晶(诊断金标准)。
3. 其他检查
肾功能检查(评估尿酸排泄功能)。
炎症指标(如CRP、ESR可能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
晚期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
2. 超声
可发现双轨征(尿酸盐沉积在软骨表面)。
3. 双能CT
可特异性显示尿酸盐沉积。
四、诊断标准
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满足≥8分可诊断痛风。
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项评分。
五、鉴别诊断
假性痛风(焦磷酸钙沉积症)。
感染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关键点
🔹 关节液找到尿酸钠结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 血尿酸升高不一定有痛风,但痛风患者通常有高尿酸血症。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关节破坏和肾功能损害。
建议:有痛风症状或高尿酸血症者应尽早就医,避免高嘌呤饮食和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