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参考内科学)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何鉴别诊断?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方法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骨髓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贫血相关症状:乏力、苍白、心悸
黄疸
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
2. 原发病表现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恶性肿瘤
妊娠相关疾病(如HELLP综合征)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小板↓
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裂细胞)≥1%
网织红细胞计数↑
2. 生化检查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间接胆红素↑
血清结合珠蛋白↓或缺失
3. 其他检查
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可能↑(尤其HUS)
ADAMTS13活性检测(怀疑TTP时)
三、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贫血(血红蛋白↓)
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裂细胞)≥1%
血小板减少
次要标准
LDH↑
间接胆红素↑
血清结合珠蛋白↓
四、鉴别诊断
疾病 | 鉴别要点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 Coombs试验阳性,无破碎红细胞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家族史,球形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缺失 |
五、治疗原则
针对原发病治疗(如TTP需血浆置换)
支持治疗:输血(谨慎)、补液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溶血的药物
关键点
🔹 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 是诊断MAHA的关键!
🔹 及时识别原发病(如TTP、HUS)对治疗至关重要。
🔹 MAHA是急症,需尽快明确诊断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