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是怎么回事?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病因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是指心肌缺血发生时,患者没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其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改变)存在。其病因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相似,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相关。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减少心肌血流。
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缺血。
2.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暂时性痉挛可导致血管狭窄,减少心肌供血。
可能与吸烟、寒冷刺激、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
3. 微血管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微血管不能根据心肌需求适当扩张,导致心肌缺血。
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4. 其他因素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疼痛信号传导异常,使患者对缺血不敏感。
内源性镇痛物质增加:如内啡肽水平升高,可能抑制疼痛感知。
长期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影响疼痛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