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低铁性贫血,小儿营养性低色素性贫血,小儿营养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储备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主要病因包括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和丢失过多。
1. 铁摄入不足
饮食因素:长期喂养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肉类、绿叶蔬菜)。
偏食或挑食:儿童可能拒绝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2. 铁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如乳糜泻、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影响铁的吸收。
饮食干扰:摄入过多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如植酸(存在于全谷物和豆类)、草酸(存在于菠菜等)或钙(如牛奶过量饮用)。
胃酸缺乏:某些疾病或药物导致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
3. 铁需求增加
快速生长发育期: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生长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摄入不足易导致贫血。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这些婴儿出生时铁储备较少,且生长更快,需求更高。
4. 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如胃肠道出血(可能由感染、息肉或炎症引起)、月经过多(在青春期女孩中)、或频繁鼻出血。
寄生虫感染:如钩虫感染,导致肠道慢性失血。
其他原因:如反复抽血检查或手术失血。
5.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影响铁代谢,但相对少见。
环境因素:贫困或资源有限地区,食物中铁含量不足或饮食多样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