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低铁性贫血,小儿营养性低色素性贫血,小儿营养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样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核心是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其他干预措施。大多数患儿可通过口服铁剂和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并发症。
一、铁剂补充(核心治疗)
1. 口服铁剂
常用药物: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计算,通常为元素铁3-6 mg/kg/天。
服用方法: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可与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铁吸收。
疗程:一般持续3-6个月,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补充2-3个月以补足储存铁。
2. 注意事项
副作用:可能出现恶心、便秘、腹泻等,可调整剂量或更换铁剂类型。
禁忌: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铁吸收。
3. 静脉铁剂
适用情况: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严重贫血或吸收障碍的患儿。
药物: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需在医院监护下使用。
二、饮食调整
1.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红肉、肝脏、鱼类、禽类等,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
植物性食物:菠菜、豆类、坚果、强化谷物等,含非血红素铁,可与维生素C食物(如柑橘、西红柿)同食以提高吸收。
2. 均衡营养
蛋白质:确保充足摄入,以支持红细胞生成。
维生素:补充维生素C、B12和叶酸,有助于铁吸收和造血。
3. 避免抑制铁吸收的食物
限制:减少高植酸食物(如全谷物)、高钙食物(如牛奶)与铁剂同服。
三、其他治疗措施
1. 病因治疗
排查并处理原发病:如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感染)、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2. 输血治疗
适用情况:仅用于严重贫血(如血红蛋白低于60 g/L)或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时,需谨慎使用。
3. 预防复发
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合理喂养,避免偏食,定期监测生长发育。
四、监测与随访
定期检查:治疗开始后2-4周复查血红蛋白,评估疗效;之后每1-2个月复查,直至稳定。
长期管理:对于高危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加强营养指导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