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真菌性肺炎(小儿霉菌性肺炎)
小儿真菌性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真菌性肺炎的诊断方法
小儿真菌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进行 病原学检查(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发热(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咳嗽(干咳或有痰)
呼吸困难
胸痛
2. 高危因素
免疫抑制状态(如长期使用激素、化疗后)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或正常)
C-反应蛋白(CRP)(升高)
降钙素原(PCT)(可能升高)
2. 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需多次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血培养(真菌血症时阳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培养(较痰培养更准确)
真菌抗原检测(如G试验、GM试验)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
典型表现:
斑片状或结节状阴影。
空洞形成(多见于曲霉菌感染)。
胸腔积液(少见)。
2. 胸部CT
更敏感,可早期发现病变。
典型表现:
磨玻璃样改变。
结节伴晕征(曲霉菌感染特征)。
树芽征(见于支气管肺炎)。
四、诊断标准
1. 确诊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真菌(金标准)。
无菌部位培养(如血、BAL液)阳性。
2. 临床诊断
符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高危因素。
真菌抗原检测阳性(如G试验、GM试验)。
五、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通常起病急,抗生素治疗有效)。
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季节性明显)。
肺结核(有结核接触史,PPD试验阳性)。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免疫抑制患儿出现肺炎症状时,需高度警惕真菌感染。
🔹 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但临床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