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脊柱侧凸(参考外科学)
先天性脊柱侧凸怎样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取决于畸形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进展情况。目标是防止侧凸进展、改善脊柱功能和外观,并避免并发症。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骨科医生、物理治疗师等。
一、非手术治疗
1. 观察和监测
轻度侧凸(Cobb角小于20-25度):对于无明显进展的轻度畸形,定期临床和影像学监测(每4-6个月)是首选。
婴幼儿期:由于脊柱生长潜力大,密切观察以评估进展风险。
2. 支具治疗
适用情况:用于中度侧凸(Cobb角25-45度)且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以控制进展而非矫正畸形。
类型:如Milwaukee支具或TLSO(胸腰骶矫形器),需定制并每天佩戴18-23小时。
效果:可能减缓进展,但先天性侧凸对支具反应较差,需谨慎使用。
3. 物理治疗
目的:改善姿势、增强核心肌力、维持灵活性,但不能矫正结构性畸形。
方法:包括特定 exercises、呼吸训练和疼痛管理。
二、手术治疗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进展性侧凸(Cobb角大于45-50度)、神经功能受损或严重畸形。
1. 融合手术
后路脊柱融合:常用技术,使用内固定(如棒和螺钉)融合脊柱节段,以矫正和稳定脊柱。
前路手术:较少用,适用于特定畸形,如半椎体切除。
年龄考虑:手术时机需平衡矫正效果与生长潜力,常推迟至青春期前或使用生长友好技术。
2. 生长棒技术
适用:用于年幼儿童(如5岁以下)以允许脊柱继续生长,通过定期手术延长内固定。
类型:如传统生长棒或磁控生长棒,减少手术次数。
3. 椎体切除术
用于严重畸形:如半椎体或块状椎,直接切除异常椎体以改善对齐。
风险:手术复杂,可能有神经损伤风险。
三、术后管理和康复
康复训练:术后物理治疗帮助恢复功能、加强肌肉。
长期随访: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融合情况和可能的并发症。
并发症管理:如感染、假关节形成或神经问题,需及时处理。
四、预防和早期干预
产前诊断: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但治疗仍 postnatal。
遗传咨询:先天性脊柱侧凸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建议家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