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方)
出处:金·张元素《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 6g
防风 6g
苍术 6g
细辛 3g
川芎 6g
白芷 6g
生地黄 6g
黄芩 6g
甘草 3g
煎服法:
上九味,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温服200ml,每日2次(微汗为宜)。
功效与主治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即感冒、流感等见上述症状者)。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
口苦口渴,舌苔薄黄或白腻,脉浮数或紧。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羌活 | 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 主药,解表散寒 |
防风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 助羌活散风邪 |
苍术 | 燥湿健脾,发汗解表 | 祛湿邪,健脾胃 |
细辛 | 散寒止痛,温肺化饮 | 增强散寒之力 |
川芎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治头痛,活血络 |
白芷 |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 助解表,止头痛 |
生地黄 |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清里热,防燥烈 |
黄芩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清内热,兼燥湿 |
甘草 | 调和诸药,缓急和中 | 调和药性,护胃 |
配伍特点:
表里同治:解表散寒与清热燥湿并用,适用于外寒内热证。
兼顾气血:既散外邪,又清内热,防伤阴液。
临床应用
感冒或流感(风寒湿邪束表,兼有内热者)。
风湿性关节炎(初期见恶寒发热、关节疼痛)。
头痛(外感风寒湿引起的头痛)。
加减法:
湿重:加薏苡仁、防己。
热重:加石膏、知母。
气虚:加黄芪、白术。
现代研究
抗炎解热:羌活、黄芩等成分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免疫调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血亏、孕妇慎用。
服药后:宜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此方体现了张元素“分经论治”的思想,是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兼内热的常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