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泻(参考内科学)
暴泻如何鉴别诊断?
暴泻的诊断方法
暴泻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急性腹泻:突然发作,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通常≥3次/天)。
粪便性状改变:水样便、黏液便或血便。
伴随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
2. 严重程度评估
轻度:腹泻次数较少,无脱水或轻度脱水。
中度:腹泻次数较多,伴有中度脱水。
重度:腹泻频繁,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或休克。
二、病史采集
1. 流行病学史
饮食史:近期有无不洁饮食、生食或可疑食物摄入。
旅行史:近期有无前往腹泻高发地区。
接触史:有无与腹泻患者密切接触。
2. 既往史
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用药史:近期有无使用抗生素、泻药等。
三、实验室检查
1. 粪便检查
常规检查:粪便外观、隐血试验、显微镜检查。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检测、寄生虫检查。
2. 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
电解质:血钠、血钾、血氯等。
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等。
3. 其他检查
腹部超声:排除肠道梗阻、胆囊炎等。
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进行,以排除炎症性肠病等。
四、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流行病学史、既往史等。
体格检查:评估脱水程度、腹部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腹部超声或结肠镜检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和 及时治疗 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病原学检查 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 严重脱水 需立即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建议:出现暴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