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应激性结肠综合征,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评估和排除其他疾病。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症状评估(罗马IV标准)
1. 主要症状
腹痛:与排便相关,排便后缓解。
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
腹胀:常见症状,尤其在餐后加重。
2. 症状持续时间
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
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1天出现症状。
二、排除其他疾病
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排除感染或炎症。
粪便检查:排除感染、寄生虫或隐血。
乳糜泻血清学检查:排除乳糜泻。
2.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排除胆囊或胰腺疾病。
结肠镜检查:排除炎症性肠病或肿瘤(尤其对50岁以上或有警报症状者)。
三、分型诊断
类型 | 主要特征 |
---|---|
IBS-D(腹泻型) | 排便以腹泻为主(≥25%的排便为松散或水样便,<25%为硬便) |
IBS-C(便秘型) | 排便以便秘为主(≥25%的排便为硬便,<25%为松散或水样便) |
IBS-M(混合型) | 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25%的排便为松散或水样便,≥25%为硬便) |
IBS-U(未定型) | 不符合上述任一类型的标准 |
四、警报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体重下降(无明确原因)。
夜间症状(如夜间腹泻)。
家族史(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
贫血或便血。
关键点
🔹 IBS是功能性肠病,诊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 罗马IV标准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包括饮食调整、药物和心理治疗。
建议:有持续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者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