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参考内科学)
代谢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积累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导致血液pH值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乳酸酸中毒:常见于休克、缺氧、严重感染等情况,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
酮症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长期饥饿或酒精中毒,导致酮体(如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积累。
2. 酸性物质排泄减少
肾功能不全:肾脏无法有效排泄酸性物质(如硫酸、磷酸),导致其在体内积累。
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HCO3-重吸收减少或H+排泄障碍。
3.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腹泻:肠道丢失大量HCO3-,导致血液中酸性物质相对增多。
肠瘘或胰瘘:消化液(富含HCO3-)大量丢失。
4. 外源性酸性物质摄入过多
甲醇或乙二醇中毒:代谢后产生甲酸或草酸,导致酸中毒。
水杨酸中毒:过量摄入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
5. 其他原因
高钾血症:钾离子进入细胞,氢离子移出细胞,导致酸中毒。
稀释性酸中毒:大量输入生理盐水等无缓冲液,稀释血液中的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