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参考内科学)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应该做哪些检查?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检查项目
心电图(ECG)
必查项目: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特征表现:
二度I型(文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未下传
二度II型:PR间期固定,突然出现P波未下传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连续24-48小时监测,捕捉间歇性阻滞
评估心室率及最长RR间期
二、进阶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
评估运动时房室传导阻滞的变化
鉴别是否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心脏电生理检查(EPS)
适应证:
疑似希氏束或以下部位阻滞
评估是否需要起搏器治疗
检查内容:
AH间期和HV间期测量
阻滞部位精确定位
三、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电解质(钾、钙、镁)
甲状腺功能(TSH、FT4)
心肌酶谱(排除心肌炎或心肌梗死)
心脏超声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四、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停用可能影响传导的药物(需医生指导)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随访建议:
无症状的二度I型:定期随访
二度II型或症状性阻滞:专科评估是否需要起搏器
重点提示:对于有晕厥或先兆晕厥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电监测和专科评估。
临床价值:
心电图是诊断的基础
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捕捉间歇性阻滞
电生理检查可精确定位阻滞部位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