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 > 症状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参考内科学)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有哪些症状?

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是一种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如HIV/AIDS患者。以下是其常见症状:

1. 皮肤表现

  • 红色或紫色丘疹或结节:皮肤上出现小的、凸起的、红色或紫色的斑点,可能类似于卡波西肉瘤。

  • 溃疡:病变可能发展为溃疡,伴有渗出或结痂。

  • 皮下肿块:深部组织感染可能导致皮下出现可触及的肿块。

2. 系统性症状

  • 发热: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

  • 体重下降:未经治疗的感染可能导致体重显著下降。

  • 淋巴结肿大: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病变附近的淋巴结。

3. 其他器官受累

  • 肝脏和脾脏:感染可能扩散至肝脏和脾脏,导致肝脾肿大(杆菌性紫癜)。

  • 骨骼:骨骼感染可能导致骨痛或病理性骨折。

  • 中枢神经系统:罕见情况下,感染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意识障碍或其他神经症状。

注意

  • 免疫状态: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CD4计数低的HIV感染者。

  • 及时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红霉素或多西环素)对预后至关重要。

建议:免疫抑制个体如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病变或系统性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排除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等机会性感染。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