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因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IE)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尤其是心脏瓣膜,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细菌感染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绝大多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尤其在静脉药物使用者中。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包括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常见于口腔或上呼吸道感染后。
肠球菌(Enterococcus spp.):常见于泌尿生殖道或胃肠道感染后。
2. 真菌感染
真菌性心内膜炎较少见,但病情严重,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念珠菌(Candida spp.):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
曲霉菌(Aspergillus spp.):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3. 其他微生物
少数情况下,其他微生物也可引起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立克次体(Rickettsia spp.)
衣原体(Chlamydia spp.)
4. 易感因素
某些基础疾病或医疗操作可增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心脏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等。
静脉药物滥用:通过不洁注射直接引入病原体。
医疗操作:如牙科手术、内镜检查、导管插入等可能导致菌血症的操作。
免疫功能低下:如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