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急性应激反应 > 诊断

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反应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反应的诊断方法

急性应激反应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病史采集、心理评估,必要时排除其他精神障碍。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核心症状

  • 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愤怒、悲伤等。

  • 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

  • 躯体症状:心悸、出汗、颤抖、头痛、胃痛等。

2. 行为改变

  • 社交退缩。

  • 工作效率下降。

  • 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二、病史采集

1. 应激源

  • 明确近期是否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2. 症状持续时间

  • 症状通常在应激事件后数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三、心理评估

1. 临床访谈

  •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

2. 量表评估

  •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工具量化症状严重程度。


四、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1. 鉴别诊断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伴有闪回、回避等特征性症状。

  • 适应障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不超过6个月),与应激源的性质和强度不匹配。

  • 其他焦虑或抑郁障碍:无明确应激源,症状持续存在。


五、诊断标准(参考ICD-10)

1. 明确应激源

2. 症状与应激源有明确时间关联

3. 症状严重程度影响社会功能

4.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六、治疗原则

1. 心理治疗

  • 支持性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CBT)。

2. 药物治疗(必要时)

  • 短期使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3. 社会支持

  • 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强化。


关键点

🔹 早期识别和干预 可显著改善预后。
🔹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 社会支持 是康复的重要因素。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