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肾上腺髓质瘤,嗜铬母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怎样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主要包括 手术切除 和 药物治疗,目标是控制高血压和预防手术中的高血压危象。
一、术前准备(药物治疗)
1. 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酚苄明:常用药物,需在手术前10-14天开始使用,以控制血压。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副作用较少。
2.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在α-阻滞剂使用后,如果出现心动过速,可加用β-阻滞剂(如 普萘洛尔)。
注意:不可在α-阻滞剂之前使用β-阻滞剂,以免引发高血压危象。
3. 钙通道阻滞剂
如 尼卡地平、氨氯地平,可用于控制血压。
4. 其他药物
甲基酪氨酸:抑制儿茶酚胺合成,用于难治性病例。
二、手术治疗
1.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创伤小、恢复快。
开放手术:用于肿瘤较大或恶性嗜铬细胞瘤。
2. 术中管理
血压监测:术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准备硝普钠等快速降压药物。
液体管理:术后可能出现低血压,需适当补液。
三、术后管理
血压监测:术后仍需监测血压,部分患者可能仍需药物治疗。
随访:定期复查儿茶酚胺水平,评估肿瘤是否复发。
四、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手术:尽可能切除转移灶。
放射性核素治疗:如 131I-MIBG 治疗。
化疗:如 CV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
靶向治疗:如 舒尼替尼、依维莫司 等。
五、生活调整
避免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咖啡因等。
健康饮食:低盐、均衡饮食,避免高酪胺食物(如奶酪、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