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以下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持续≥450×10⁹/L
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骨髓穿刺和活检
显示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异常
无显著骨髓纤维化
JAK2 V617F突变检测
约50-60%的ET患者阳性
CALR和MPL突变检测
CALR突变见于约20-30%的患者
MPL突变见于约3-5%的患者
二、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
铁蛋白
总铁结合力
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筛查
BCR-ABL1融合基因(排除慢性髓性白血病)
三、并发症评估
血栓风险评估
既往血栓病史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出血病史
血小板功能检测(如必要)
四、随访监测
定期血常规
每3-6个月监测血小板计数
骨髓评估
病情进展时重复骨髓检查
血栓和出血症状监测
定期评估症状
重点提示:对于高危患者(年龄>60岁或既往血栓病史),建议积极治疗以降低血栓风险。
临床价值:
JAK2、CALR和MPL突变检测有助于确诊
骨髓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定期监测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