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葡萄膜炎(睫状体平坦部炎,周边葡萄膜炎)
中间葡萄膜炎怎样治疗?
中间葡萄膜炎的治疗
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种慢性眼内炎症,主要影响玻璃体和睫状体平坦部。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如黄斑水肿、白内障、青光眼),并保存视力。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反应调整。
一、局部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眼药水:如泼尼松龙滴眼液,用于轻度炎症,但长期使用需监测眼压以防青光眼。
眼周注射:如曲安奈德注射,用于中重度炎症或黄斑水肿,可快速控制症状。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辅助减轻炎症和疼痛,但效果不如糖皮质激素。
二、全身治疗
1. 口服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用于严重或复发病例,起始剂量较高,逐渐减量以避免副作用(如高血糖、骨质疏松)。
2.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常用作激素节约剂,减少长期激素使用风险。
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用于难治性病例,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 生物制剂
抗TNF-α药物: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用于对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有效控制炎症。
三、手术治疗
1. 玻璃体切除术
用于清除混浊玻璃体、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2. 白内障手术
如果炎症控制稳定,可进行白内障摘除以改善视力。
四、监测和随访
定期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和眼底评估,每1-3个月一次,根据病情调整。
影像学检查:如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黄斑水肿。
五、生活方式建议
避免吸烟:吸烟可能加重炎症。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定期锻炼:适度运动有助于整体健康,但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眼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