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酒是一种以香附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调经止带等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带下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香附子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香附子(干品) | 50~100g |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
白酒(5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蜂蜜(可选) | 50~100g | 调和口感、润肺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气滞血瘀:加川芎15g、当归15g。
月经不调:加益母草20g、白芍15g。
胸胁胀痛:加柴胡10g、郁金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香附子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鲜品需阴干2~3天)。
可轻微炒制以增强理气效果。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干香附子捣碎,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20~30天。
过滤去渣,加入蜂蜜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阴虚火旺者慎加蜂蜜。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疏肝解郁:缓解情绪抑郁、焦虑、易怒。
理气止痛:改善胸胁胀痛、胃脘不适。
调经止带:辅助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
活血化瘀:用于轻度血瘀证。
2. 适用人群
肝气郁结、情绪不畅者。
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患者。
消化不良、胸胁疼痛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阴虚火旺者(易加重症状)。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实热证或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次(饭后温服)。
症状明显期: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药酒涂抹腹部按摩,用于缓解痛经。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1个月后停1周,避免酒精蓄积。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香附子含挥发油、黄酮类,具有解痉、镇痛、抗炎作用。
白酒能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更年期综合征或压力相关疾病。
研究表明其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香附子煮水代茶(功效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