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参考内科学)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如何鉴别诊断?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方法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Ischem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PVT)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其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冠状动脉造影 等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胸痛:可能与心肌缺血相关。
晕厥或先兆晕厥:由于脑灌注不足。
猝死: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2. 体征
心率增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
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心律不齐: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
二、心电图(ECG)特征
1. 基本特征
QRS波群形态多变: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率:通常为150-250次/分钟。
QT间期:通常正常或轻度延长。
2. 动态心电图(Holter)
可捕捉到阵发性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有助于评估心律失常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三、冠状动脉造影
1. 检查目的
明确是否存在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评估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2. 结果解读
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常见于左前降支(LAD)。
急性或慢性缺血:急性缺血时可见血栓形成。
四、其他检查
1. 心脏磁共振(CMR)
评估心肌瘢痕和缺血范围。
有助于鉴别其他心肌病。
2. 电生理检查(EPS)
用于诱发和评估心律失常。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评估:心悸、胸痛、晕厥等。
心电图检查:捕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缺血性病因。
其他检查:CMR、EPS等辅助诊断。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 冠状动脉病变 是主要的病因,需积极干预。
🔹 多学科协作 包括心内科、心外科和电生理专家。
建议:疑似IPVT患者应尽快转入心脏专科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