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

药食同源,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

本周推荐:葱姜盐酒

暑湿的食疗

暑湿食疗是一种针对夏季暑湿邪气入侵的传统食疗方法,具有清热解暑、利湿健脾等功效,适用于暑湿感冒、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暑湿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绿豆50g清热解毒、利湿
薏米30g健脾利湿、清热
冬瓜100g利尿消肿、解暑
荷叶10g清暑化湿、升阳
适量作为溶剂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暑热重:加金银花10g、薄荷5g

  • 湿气重:加茯苓15g、陈皮5g

  • 食欲差:加山楂10g、麦芽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绿豆和薏米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

  • 冬瓜去皮切块,荷叶洗净剪碎。

步骤2:煮制食疗汤

  1. 将绿豆、薏米、荷叶放入锅中,加水1000ml。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冬瓜块继续煮15分钟。

  3. 过滤或直接饮用汤液,可根据口味添加少许冰糖或盐调味。

注意事项

  • 使用新鲜食材,避免变质。

  • 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加入生姜3片以温中。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暑:缓解夏季发热、口渴、头晕。

  • 利湿健脾:改善湿气困脾引起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 利尿消肿:辅助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 提升精力:减轻暑湿导致的疲劳、乏力。

2. 适用人群

  • 夏季易感暑湿、出现感冒症状者。

  • 湿气重、消化不良的人群。

  • 体力劳动者或户外工作者。

3. 禁忌人群

  • 孕妇、体质虚寒者(需谨慎使用或咨询医生)。

  • 对成分过敏者

  • 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不宜单独依赖。


四、服用方法

  • 日常保健:每日1次,每次200-300ml汤液,饭后温服。

  • 症状明显时:每日2-3次,连续服用3-5天。

  • 外用法:无典型外用,但可用汤液轻敷额头辅助降温。

疗程建议

  • 夏季可经常服用,但不宜过量,避免伤及脾胃。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绿豆含蛋白质、维生素,具有解毒、降火作用。

    • 薏米含薏苡仁酯,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 冬瓜和荷叶富含水分和纤维,促进新陈代谢。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预防中暑和 heat stroke。

    • 研究显示其成分有抗氧化和抗炎效果。

  3. 替代方案

    • 不善煮汤者可用市售绿豆汤或薏米水替代,但注意添加剂。

2025-08-13 1804

高脂血症的食疗

高脂血症食疗是一种以天然食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饮食疗法,具有降脂、活血、健脾等功效,适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降脂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山楂30g消食化积、降血脂
决明子15g清肝明目、降胆固醇
燕麦50g富含膳食纤维、降脂
适量煮制介质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痰湿重:加陈皮10g、茯苓15g

  • 血瘀明显:加丹参10g、红花5g

  • 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山楂洗净去核,决明子洗净,燕麦淘洗干净。

  • 所有食材可稍作浸泡以增强效果。

步骤2:煮制食疗

  1. 将山楂、决明子、燕麦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约1000ml)。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40分钟,直至食材软烂。

  3. 过滤或直接食用,可根据口味添加少量蜂蜜调味(避免过量糖分)。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铝制或铁制锅具影响药效。

  • 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食材如决明子,可适当调整。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降血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

  •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健脾消食:促进消化,减少脂肪吸收。

  • 抗氧化:富含多酚类物质,保护血管健康。

2. 适用人群

  • 高脂血症患者或血脂偏高者。

  • 肥胖、代谢综合征人群。

  • 心血管疾病预防者。

3. 禁忌人群

  •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 低血压、脾胃虚寒严重者不宜。

  • 对食材过敏者禁用。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食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食用。

  • 作为主食或加餐:可替代部分米饭或作为粥品食用。

  • 外用法:不适用,主要为内服食疗。

疗程建议

  • 建议连续食用1-3个月,定期检查血脂指标,根据效果调整。

  • 长期坚持,结合健康饮食和运动。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山楂含山楂酸、黄酮类,能抑制胆固醇合成。

    • 决明子含大黄酚、蒽醌类,有降脂和通便作用。

    • 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2.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辅助西医降脂治疗,减少药物副作用。

    • 研究显示,此类食疗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 替代方案

    • 不善煮食者可用山楂片、决明子茶泡水饮用,但效果较弱。

    • 结合其他降脂食物如大蒜、洋葱增强效果。

2025-08-13 3625

咽炎的食疗

咽炎食疗是一种以天然食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中医方法,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消炎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喉咙干痛、咳嗽等症状。


一、配方

1. 经典咽炎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1个润肺止咳、清热生津
蜂蜜适量抗菌消炎、润喉
川贝母5g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500ml溶解成分、助吸收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热症重:加金银花10g以增强清热解毒。

  • 痰多:加桔梗10g以助化痰利咽。

  • 阴虚:加麦冬10g以滋阴润燥。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 川贝母研成粉末(增强药效吸收)。

步骤2:烹煮食疗

  1. 将梨块、川贝母粉末和水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

  2. 关火后稍冷却,加入蜂蜜搅拌均匀。

  3. 过滤或直接食用,每日制备新鲜。

注意事项

  • 蜂蜜不宜高温煮沸,以免破坏营养成分。

  • 糖尿病患者慎用蜂蜜,可用代糖替代。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利咽:缓解咽炎引起的喉咙红肿、疼痛。

  • 润肺化痰:改善咳嗽、痰多症状。

  • 消炎止痛:辅助减轻炎症和不适感。

  • 增强免疫力:通过营养补充支持身体恢复。

2. 适用人群

  • 急慢性咽炎患者。

  • 经常用嗓、喉咙干燥者。

  • 感冒后咳嗽未愈者。

3.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泻)。

  • 对成分过敏者

  • 严重感染或发热患者应就医,食疗仅作辅助。


四、服用方法

  • 日常保健:每次食用1碗,每日1-2次(温服)。

  • 急性发作期:可增加至每日3次,连续3-5天。

  • 外用法:无外用法,仅内服。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1周后观察效果,必要时延长。

  • 长期使用需咨询中医师,避免依赖性。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梨富含维生素C和水分,能润泽喉咙。

    • 蜂蜜具有天然抗菌 properties,减少炎症。

    • 川贝母含生物碱,有效化痰止咳。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职业性咽炎(如教师、歌手)。

    • 研究显示,蜂蜜对咽部细菌有抑制作用。

  3. 替代方案

    • 不善食甜者可用罗汉果代茶(类似润喉效果)。

2025-08-13 4556

鼻出血的食疗

鼻出血食疗方是一种以凉血止血、清热润燥食材为主的传统中医食疗方法,适用于热邪伤络、阴虚火旺引起的鼻出血,具有止血、滋阴、降火等功效。


一、配方

1. 经典鼻出血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藕节(鲜或干)30g凉血止血、清热生津
白茅根20g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冰糖适量润肺止咳、调和口感
500ml作为溶剂,助药效释放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热盛者:加生地黄15g以增强清热凉血。

  • 阴虚者:加麦冬10g以滋阴润燥。

  • 出血不止者:加仙鹤草10g以加强止血。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藕节洗净,切片或捣碎(鲜品可直接使用,干品需提前浸泡)。

  • 白茅根洗净,切段。

步骤2:煎煮药汤

  1. 将藕节、白茅根放入锅中,加入水500ml。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30分钟,至药液浓缩至约250ml。

  3.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搅拌溶解,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铁锅影响药效。

  • 冰糖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但不宜过多,以免助湿。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凉血止血:直接作用于鼻出血,减少出血量。

  • 清热润燥:缓解因热邪或干燥引起的鼻黏膜损伤。

  • 滋阴降火:改善阴虚火旺导致的 recurrent 鼻出血。

2. 适用人群

  • 急性或慢性鼻出血患者,尤其是因热症引起者。

  • 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群。

  • 干燥环境或季节中鼻出血的预防。

3.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可能导致腹泻或不适。

  • 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出血原因不明或严重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四、服用方法

  • 急性鼻出血时:立即饮用温药汤100-150ml,每日2-3次,直至出血停止。

  • 预防或调理:每次100ml,每日1次,连续服用5-7天。

  • 外用法:可用药汤蘸棉球轻塞鼻孔,辅助止血(注意卫生)。

疗程建议

  • 一般使用3-5天,若无效或出血加重,应停止并咨询医生。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藕节含鞣质、维生素C,具有收敛止血作用。

    • 白茅根含钾盐、茅根苷,能清热利尿,减少血热。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干燥性鼻炎引起的出血。

    • 研究显示,这些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 properties,支持止血效果。

  3. 替代方案

    • 不善饮汤者可用鲜藕榨汁加蜂蜜服用,功效类似但较弱。

2025-08-13 1592

鼻窦炎的食疗

鼻窦炎食疗是一种以天然食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中医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窍、化痰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鼻塞、流涕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辛夷花10g宣肺通窍、散风寒
苍耳子10g祛风除湿、通鼻窍
金银花15g清热解毒、抗炎
生姜3片温中散寒、助药力
1000ml溶剂、调和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热症重(黄涕):加黄芩10g、连翘10g

  • 寒症重(清涕):加桂枝10g、白芷10g

  • 痰多:加桔梗10g、陈皮5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将所有药材洗净,辛夷花和苍耳子需捣碎以增强药效。

  • 生姜切片备用。

步骤2:煎煮药汤

  1. 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1000ml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30分钟。

  3. 过滤去渣,取药汤饮用。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铁锅影响药性。

  • 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发热、黄涕等症状。

  • 宣肺通窍:改善鼻塞、呼吸不畅。

  • 化痰排脓:帮助排出鼻腔分泌物,减少炎症。

  • 抗炎镇痛:减轻鼻窦区域疼痛和肿胀。

2. 适用人群

  • 急慢性鼻窦炎患者。

  • 过敏性鼻炎伴有鼻塞、流涕者。

  • 体质偏热或偏寒,需根据症状调整配伍。

3. 禁忌人群

  • 孕妇,尤其辛夷花和苍耳子可能引起子宫收缩。

  • 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药材如金银花。

  • 对成分过敏者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饮用:每次200ml,每日2次(早晚温服)。

  • 急性发作期:可增加至每日3次,连续服用5-7天。

  • 外用法:药汤可用来蒸汽熏鼻,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疗程建议

  • 一般疗程为2-4周,症状缓解后减量或停用。

  • 长期使用需咨询中医师,避免依赖性。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辛夷花和苍耳子含挥发油、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 金银花含绿原酸,能抑制细菌和病毒。

  2. 现代应用

    • 可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如抗生素或鼻用喷雾,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研究显示,食疗辅助能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3. 替代方案

    • 不善饮汤者可用药膳粥,如加入薏米、山药煮粥食用。

    • 或使用中成药如鼻渊舒口服液,但需辨证施治。

2025-08-13 2760

小儿遗尿的食疗

小儿遗尿食疗是一种以温补脾肾、固涩止遗为主要原则的传统食疗方法,适用于小儿肾气不足、脾虚失摄导致的遗尿症。


一、配方

1. 经典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山药30g补脾益肾、固精止遗
芡实20g健脾止泻、固肾涩精
莲子20g养心安神、补脾止泻
粳米50g健脾和胃、提供能量
适量作为煮粥介质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肾阳虚明显:加肉桂粉2g(温肾助阳)。

  • 脾虚湿盛:加茯苓10g(健脾利湿)。

  • 心神不宁:加酸枣仁10g(安神助眠)。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将山药、芡实、莲子洗净,浸泡30分钟以软化。

  • 粳米淘洗干净备用。

步骤2:煮制食疗粥

  1.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约500ml)。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40-60分钟,直至粥稠软烂。

  3. 可根据口味加入少量红糖或冰糖调味(可选)。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玻璃锅具,避免金属影响药性。

  • 确保食材新鲜,避免使用变质材料。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温补脾肾:增强脾肾功能,改善遗尿症状。

  • 固涩止遗:减少夜间尿床频率。

  • 安神助眠:缓解小儿焦虑,促进深度睡眠。

2. 适用人群

  • 3岁以上小儿,诊断为脾肾两虚型遗尿。

  • 无其他严重泌尿系统疾病者。

3. 禁忌人群

  • 湿热下注或实热证的小儿(如尿黄、便秘)。

  • 对食材过敏的儿童。

  • 急性感染期或发热患儿。


四、服用方法

  • 日常服用:每次一小碗(约100-150ml),每日1-2次,早晚温服。

  • 疗程:连续服用2-4周,观察效果,必要时可延长。

  • 配合措施:睡前减少饮水,建立规律排尿习惯。

注意事项

  • 避免过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如果无效或加重,应咨询医生。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山药和芡实富含淀粉和微量元素,能补益脾肾,现代研究显示其有调节膀胱功能的作用。

    • 莲子中的生物碱有助于镇静安神,减少夜间觉醒。

  2. 现代应用

    • 可作为辅助治疗,结合行为疗法(如膀胱训练)效果更佳。

    •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遗尿,严重病例需医疗干预。

  3. 替代方案

    • 不善食粥者,可用山药粉冲服或制成糕点。

2025-08-13 2602

食疗分类

按功效和适用人群查找食疗方

常用药酒

葵花酒 花椒酒 肉桂酒 桑菊酒

中医食疗

痱子的食疗 湿疹的食疗 早搏的食疗 先兆流产的食疗

感冒的食疗

暑湿感冒的食疗 气虚感冒的食疗 风热感冒的食疗 风寒感冒的食疗